金匮要略注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注】
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今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
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集注】
赵良曰:经云: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
不自欬出,从呕而出,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
出而从大便出矣。
程林曰:夫痈溃则为脓,脓上出必令呕,故不必治其呕,脓尽则呕自止也。
02
先嘔?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注】
呕病后渴饮而不呕,为胃气和,此欲解也。因渴而后呕,呕而复渴,为水停心下,此
属饮家之呕,非呕病也。
【集注】
赵良曰:呕则饮去,饮去则阳气回,津液犹未布,故渴耳。虽渴,终以邪去正回而必
解也。先渴?嘔者,即前痰飲條中,小半夏茯苓湯之證也。
程林曰:先嘔?渴者,為嘔後而胃無津液,得水和之即愈;先渴?嘔者,本渴而飲水
,水停胃中作呕也,故属水饮。
尤怡曰:嘔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嘔?渴者,痰水已去,而胃氣將復也,故曰:此为欲
解。先渴?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为
饮家。
03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注】
呕病之人,津液已伤,本应渴也;今反不渴者,以心下素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之呕
,非呕病也。
【集注】
徐彬曰:支饮者,偏旁而不中正也。
高世栻曰:支饮者,水气循经,屈曲支行,其形如肿是也。支饮而呕,故曰:此属支
饮。『饮欬篇』云,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
之。
04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
此详诸呕吐之病,以明其治也。呕者,有声有物之谓也;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凡
诸呕吐,饮食不得下咽者,主之小半夏汤,降逆安胃也。
【集注】
赵良曰: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
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沈明宗曰:此痰饮多而致呕之方也。外邪内入而呕,必自饮食稍进;此痰饮多而外邪
少,拒格胸胃之间,气逆而谷不得入,故用生姜散邪,半夏以消痰饮而止呕逆。
小半夏汤方(见痰饮中)
05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注】
此详申上条饮呕,以明其治也。呕吐病后,则伤膈上津液,若思水者,急与饮之,不
复呕吐者,是病去胃和自解也。思水者,与饮之而仍呕吐者,是病未除而有水饮也。
主之猪芩散者,利水以止呕吐也。
【集注】
程林曰:上章言先嘔?渴,此為欲解;今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亦与上证不
殊,故急与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贪饮,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更与人
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散以散水饮。
魏荔彤曰: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欲解之征也,即论中所言,先呕后渴,此为
欲解之义也。急与之,呕吐后伤津液,水入而津液可复也。若夫未曾呕吐即思水者,
即論中所言,先渴?嘔之證也,是為水停心下,應治其支飲,而渴方愈也。主以猪苓
散,利水补土,以治湿邪者,治渴而即以治上逆之呕吐也。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06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
呕而腹满是有里也,主之大柴胡汤,攻里以止呕也;今呕而发热,是有表也,主之小
柴胡汤,和表以止呕也。
【集注】
程林曰: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夫呕家未有发热者,以发热属半表半里,
故与小柴胡汤以和之。
李?曰:伤寒发热者为表证,然邪欲侵里,里气拒而不纳,则逆而作呕,此半表半里
证也。小柴胡为治半表半里,和解之剂。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7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
呕而心烦,心中懊?,内热之呕也。今呕而脉弱,正气虚也,小便复利,中寒盛也。
身有微热而复见厥,曰难治者,此为寒盛格热于外,非呕而发热者比,故以四逆汤胜
阴回阳也。
【集注】
高世栻曰:呕者水去寒犹在上,小便当少,今复利者,寒亦在下也。脉弱者,气衰于
内,身微热者,格阳于外。呕证如是,则上下寒而内外虚,若见手足逆冷而厥者,则
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为难治。四逆汤主之,生附子壮火回阳以治厥,干姜温
脾暖胃以治呕,甘草安中调上下以治内外也。
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 枚,干姜三两
。
08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注】
呕逆之气上冲于胸,胸中气实,则不受邪,必不满也;若胸中气虚,客寒邪气得以留
连,故胸满也。主之吴茱萸汤,补正气,降邪气也。
【集注】
徐彬曰:胸乃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之阳气足以御之则不呕,呕亦胸中无恙也,乃呕
而胸满,是胸虚邪客,不但胃不和矣。虚邪属阴,故以吴茱萸之苦辛温,善驱浊阴者
为君,人参补虚为佐,而以姜枣宣发上焦之正气也。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09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
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
之病也,故主之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
寒,芩、连以泻结热也。
【集注】
程林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邪热乘虚而客于心下,故用芩、连泄热除痞,干姜、
半夏散逆止呕。「内经」曰:脾胃虚则肠鸣。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人参、
大枣、甘草,用以补中而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
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0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
有声有物谓之呕,有声无物谓之哕,即干呕也。今有声无物而吐涎沫,故曰干呕。吐
逆,吐涎沫也。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干呕吐涎沫,胃中寒也,主之半夏干姜散,
温中止呕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11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注】
干呕吐涎沬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
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也。
【集注】
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邪,格阳在上,故主头痛,用吴茱萸温补
以驱浊阴也。
李?曰: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
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
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
12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
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黏,是肠中热也,故用黄芩
汤以治其利,合半夏生姜汤,以治干呕也。
【集注】
程林曰: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
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
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魏荔彤:此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3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注】
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即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
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
【集注】
王肯堂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
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
,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程林曰: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食已即吐,是胃热上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
呕水饮不同,故用是汤以平胃热。
高世栻曰:食已即吐者,非宿谷不化之胃反,乃火热攻冲之吐逆。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14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
病人欲吐,上越之势方盛,故不可下之。若病人吐后,其势衰矣,因其衰而济之,故
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注】
徐彬曰:治病之法,贵因势利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今病欲
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义。
15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详申欲吐之状,以明其治也。喘者呼吸气急也,似喘不喘,谓胸中似喘之
不快,而不似喘之气急也。呕者吐物而有声也,似呕不呕,谓似作呕之状,而不似呕
之有物也,哕者干呕也,似哕不哕,谓似乎哕之有声,而不似哕之声连连也。胸彻心
中愦愦然无奈者,总形容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乱无奈,懊?欲吐
之情状也,故以半夏降逆,生姜安胃也。
【集注】
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
通也,竟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
,呕止,停后服。
【集解】
李?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死寒饮固结
于中,拒热药而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饮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
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
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气,呕
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16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按】
「文蛤汤主之」五字,当在头痛之下,文义始属,是传写之?。兼主之「主」字,衍
文也。
【注】
吐后而渴,当稍稍与饮之,胃和吐自止也。若恣意贪饮,则新饮复停,而吐必不已也
,当从饮吐治之。若兼感微风,脉必紧,头必痛,主之文蛤汤者,是治渴兼治风水也
。故以越婢汤方中加文蛤。越婢散风水也,文蛤治渴不已也。
【集注】
程林曰: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是溢饮之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
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集解】
李?曰:文蛤汤,即大青龙汤去桂枝,乃发汗之剂,使水饮从毛窍中泄去,以散水饮
于外。经云:开鬼开、洁净府,此一方两得之。以内有麻黄、生姜等解表药,故兼主
微风脉紧头痛。
17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气
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
,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按】
问曰:「病人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已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
此,且与「脉弦者虚也」文义不属。
【注】
弦,饮脉也,非虚脉也,病吐者若见之,则为胃气无余也。胃气无余,肝邪乘之而见
弦脉,故名曰虚。询其所以致弦之由,乃为寒在上,医反下之,使胃气尽而无余,则
不能消化水谷,致令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变为中寒胃反也。
【集注】
李?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寒在上者,法当温中始愈,
反下之则愈虚寒而愈吐矣。
18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按】
此条文义不属,必是错简。
19
趺阳脉浮而濇,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
,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
【按】
虚则伤脾之「虚」字,当是「濇」字,是传写之?。
【注】
前条因误下而病胃反,则脉弦;此条不因误下而病胃反,则脉浮而濇也。趺阳脉见浮
而濇,浮以候胃,濇以候脾,浮而无力为胃虚,濇而无力为伤脾,胃虚脾伤,则不能
消磨水谷,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皆仍然不化之宿谷,故曰胃反也。若脉紧濇
,则为邪盛正衰,故其病难治也。
【集注】
徐彬曰:紧为寒盛,濇为液竭,正不胜邪,故曰:难治。
20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胃反、呕吐者,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呕吐也。主之大半夏
汤者,补脾胃止呕吐也。
大半夏汤方
半夏(洗、浣用)二升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一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
『千金方』云: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方』云:大半夏汤治呕心
下痞者。
【集解】
高世栻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呕,然吐不离乎呕,故曰:
胃反呕吐者,用半夏助燥气以消谷,人参补元气以安胃,白蜜入水扬之,使甘味散于
水中,水得蜜而和缓,蜜得水而淡渗,庶胃反平而呕吐愈。李升玺曰:呕家不宜甘味
,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属脾虚,经所谓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是也。况君以半
夏,味辛而止呕,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
21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注】
胃反吐而不渴者,寒也。渴欲饮水者,饮也。故以茯苓泽泻汤,补阳利水也。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觔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朮三两 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外台方』云:茯苓泽泻汤,治消渴胃反脉绝。
【集解】
李?曰: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
白朮补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
又五芩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于攻表药也
,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散水之剂也。
尤怡曰: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
甘姜散邪气,茯苓、泽泻消水气也。
22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注】
哕即干呕也,因其有哕哕之声,而无他物,故不曰干呕,而曰哕逆,属气上逆为病也
。上逆之气,得出上窍,皆能作声,故肺虚气上逆,则作欬,气从喉出而有欬逆之声
,若为邪所阻,则为喘满,故无声也。胃虚气上逆,则作哕,气从咽出而有哕逆之声
,若与物凝结,则为痞痛,故无声也,是知气病也明矣。然邪气所凑,正气必虚,故
用橘皮、竹茹、生姜以清邪气,人参、甘草、大枣,以补正气,则上逆之气自可顺矣
。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觔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觔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李?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
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尤怡曰:胃虚而热乘之,则作哕逆,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热止呕哕,人参、
甘草、大枣益虚安中也。
23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注】
干呕哕,犹言干呕即哕也。东垣以干呕为轻,哕为重,识仲景措辞之意也。哕而手足
厥,乃胃阳虚,是吴茱萸汤证也。若初病形气俱实,虽手足厥,非阳虚阴盛者比,乃
气闭不达于四肢也。故单以橘皮通气,生姜止哕也。
【集注】
程林曰:干呕哕,则气逆气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
生姜为呕家圣药,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非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觔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则愈。
24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注】
哕虚邪也。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兼有热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兼有寒者,以
吴茱萸汤主之。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当视其二便,大便不利者下之,小便不利者通
之即愈也。
【集注】
朱肱曰: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谓胃承气汤。
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
止。
魏荔彤曰: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小便调不调也。前部不利者
,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
25
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
仁。
【注】
气绝非谓脱绝,乃谓虚绝也。六府之气,阳也,阳气虚不温于外,则手足寒缩,阳虚
则阴盛上逆,故呕吐哕也。五藏之气,阴也,阴气虚不固于中,则下利不禁,利甚则
中脱形衰,故手足不仁也。此发明呕吐、下利之原委也。
26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
下利清谷,里寒也,外热汗出而厥,阳亡也。主之以通脉四逆汤,回阳胜寒,而利自
止也。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炙)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27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
顺也。
【按】
此条「反微喘者死」之下,有「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一句,文义不属,其注已详见
『伤寒论,辨脉篇』内,不复释。
【注】
下利手足厥冷,脉绝无者,有阴无阳之脉证也。虽用理中四逆辈,恐其缓不及事,急
灸脐下,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阳气上脱也,
故死。
【集注】
程林曰:下利而至于手足厥冷无脉,则独阴无阳,灸之以复其阳,而脉绝不来,反微
喘者,则正气又脱于上,孤阳无根,故死。
28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注】
下利者,初利则为气郁于大肠而不外渗,水气并下,但当利其小便,输其渗泻之窍,
气宣而利止也。久利则为气陷于大阳,而不上举,又当于升补中兼利小便也。
【集注】
尤怡曰: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
29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注】
气利,所下之气秽臭,所利之物稠粘,则为气滞不宣,或下之、或利之皆可也。若所
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则谓气陷肠滑,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
举陷亦可。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煨)十枚
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集解】
李?曰:气利者,下利气虚,下陷而滑脱也。诃黎勒性敛涩,能温胃固肠。粥饮和者
,假谷气以助胃。顿服者,药味并下,更有力也。
尤怡曰: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濇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
治下制以急也。
30
若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注】
下利脉数,内热利也,微热汗出,其邪衰矣,故令自愈。设脉紧者,是表未衰,故为
未解也。
【集注】
程林曰: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令自愈;
设复紧者,知寒邪尚在,是为未解也。
31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注】
下利大热而渴,则为邪盛,脉弱则为正虚,不能愈也。今微热而渴,脉弱者,邪正俱
衰,故知自愈也。
【集注】
程林曰: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不能愈;以微热而渴,
知阴阳和,脉弱,知邪气去,故即自愈。
32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注】
此承上条邪正俱衰,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设不差者,则必表和,热退而数渴,仍
然是里热未除也,故圊脓血。
【集注】
魏荔彤:下利,固以阳气有余为吉,又不可太盛,成热邪伤阴,致阳复有偏胜之患。
3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濇者,必圊脓血。
【注】
此承上表里已和,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下利里病,而得浮数表脉,故曰:脉反浮
数也。但尺中自濇,则知热陷血分,必圊脓血也。
【集注】
徐彬曰:下利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濇,濇为阳邪入阴,
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
程林曰:寸脉浮数,为热有余,尺脉自濇,为血不足,以热有余,则挟热而便脓血。
34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之人,心下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实有力,虽下利,宜
攻坚也。
【集注】
李?曰:下利,按之心下坚者,实也。设或脉见微弱,犹未可下,今三部脉皆平,则
里气不虚可知,自宜急下之,此凭脉又凭证之法也。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
35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
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
【集注】
尤怡曰: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迟行。
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止,故宜急下。
36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脉反滑者,是病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
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
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
程林曰:经云: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止矣。
37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下利差后,至其或年、或月、或日而复发其利者,此宿食积病,攻之不尽故也。若其
人形气不衰,饮食尚强,当攻其未尽,自不复发其利也,宜大承气汤。
【集注】
沈明宗曰: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
隐僻肠间,今值藏府司令期,触动旧邪而复发;无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用大
承气迅除之耳。
38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
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
粘,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
,而燥屎又不在大便不也。
【集注】
李?曰:经曰:实则谵语,故知有燥屎宜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炙)三两 枳实(炙)大者三枚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得利则止。
39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注】
下利,脾病也。弦,肝脉也。脾病不当见弦脉,故曰脉反弦也。下利里病也,发热表
证也,若发热身汗,则为表与里和,虽脉弦亦可自愈也。
40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
沉主里,弦主急,下重后重也。下利脉沉弦者,故里急后重也。滞下之证,发热脉大
则邪盛为未已也,脉微弱数者则邪衰,病当自止,虽发热不死也。由此可知脉大身热
者死也。
41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以明治其也。下利脓血,里急后重,积热已深,故以白头翁汤大苦大寒;寒
能胜热,苦能燥湿,湿热去,下重自除矣。
【集注】
程林曰:热利下重,则热迫于肠胃,非苦不足以坚下焦,非寒不足以除热,故加一「
热」字,别以上之寒利。
尤怡曰:此证湿热下注,故用白头翁,苦以除湿,寒以胜热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 黄连 黄蘗 秦皮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42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
初病下利便脓血者,大承气汤或芍药汤下之。热盛者,白头翁汤清之。若日久滑脱,
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半剉,一半筛末)一觔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
愈,余勿服。
43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篇内,不复释。
44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注】
详见『伤寒论?厥阴篇』内,不复释。
45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阴篇』内,不复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
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
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46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
详见『伤寒论?太阳中篇』,不复释。
栀子鼓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绵裹)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
服,得吐则止。
47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按】
此文脱简不释。
紫参汤方
紫参半觔 甘草三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赞助商链接